珠海博物館賞析
珠海博物館是珠海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,由綜合性博物館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主管。2020年10月遷入海虹路88號新址,新館建筑面積3.3萬平方米,展陳面積6千平方米,有《珠海歷史》(海洋紀事、珠海通史)、《藝文與民俗》(古今珠海人、傳承在民間)、《共同的記憶》等基本陳列,并常年舉辦各類文物和藝術展覽。這座新建成的博物館位于珠海海濱,背山臨水,毗鄰郁郁蔥蔥的城市綠地公園,與珠海大劇院隔海相望。新兩館建筑,即博物館和規劃展覽館,與大劇院一起構成珠海市北側的入口地標。
珠海博物館的設計基于矩形的基本幾何造型,整體建筑由兩塊體量組成,一個豎直向上,一個水平延展,共同打造出極具雕塑感的外觀。這種極富張力的二元性既詮釋了山脈與海岸之間的地理關系,又體現了博物館的布展設置:在博物館里,訪客將在珠海的過去和未來之間自由游走。設計團隊的建筑師將這一二元性巧妙地融入統一的建筑構造中。
訪客可以從沿海道路經兩館連接處的門廳進入博物館。南部面山的水平建筑分為三個展覽層,展示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區悠久的城市發展歷史。而城市規劃展覽館共有八層,展廳層疊排列,訪客沿著螺旋上升的步道拾步而上,可進一步了解珠海的城市規劃,參觀流線的終點是容納30 x 40米城市模型的展廳。
內部的螺旋步道作為展覽的一部分連接展廳各層,當然,訪客也可從外部通過室外開闊的階梯進入博物館。立面設計延用了二元性的基本設計理念。淺色天然石材的實體橫向墻面與玻璃、金屬立面部分在光線的明暗逆轉間形成強烈對比,并清晰地勾勒出城市規劃展覽館的螺旋外觀。
可移動式遮陽系統由銅黃色鋁材構件組成,印刻出優雅傳統的中式紋理。夜幕降臨,柔和燈光點亮螺旋外觀立面,弱化了石質水平墻面的厚重感,使得建筑在夜色中更加剔透靈動。八層的建筑立面以全玻璃幕墻代替了石質幕墻,在此香洲灣的景致也可以盡收眼底。
分享文章,請標明來源: http://www.91huacai.com.cn/xuni/1057.html 免責聲明: 圖片內容來源網絡,本網站對作品圖片的版權未作證實,對作品的原創性、真實性不作保證,也不承擔由此產生的法律責任。如對作品版權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電話聯系:400-035-0358 進行刪除.